李叔同书法:字里行间褪尽人间烟火

来源:佳士得在线 | 2019-07-17 18:54:17
佳士得在线 | 2019-07-17 18:54:17

  壹   

  李叔同俗书   1918年8月之前 

临魏灵藏造像(早年)临魏灵藏造像(早年)

  这就是李叔同临的《魏灵藏造像》

  可以对比一下:

再来看一张《张猛龙碑》:再来看一张《张猛龙碑》:
临张猛龙碑(早年)临张猛龙碑(早年)
这也是李叔同早年写的,比一比,还是很像!这也是李叔同早年写的,比一比,还是很像!

  李叔同出家以前临摹过的,可不止有这么点,《石鼓文》《峄山刻石》《天发神谶碑》一系列的魏碑造像,唐宋名书家的各种墨迹,可以说样样都有,学什么像什么!

  一度在上海的《太平洋报·画报》霸屏,画报,成了李叔同的个人书法连载。

  可以说是融会了古今,兼用了方圆。

卫生金镜四条屏(约1897)卫生金镜四条屏(约1897)

  篆书,学邓石如,笔力健劲,气势沉着。

隶书四条屏(临杨岘,1899)隶书四条屏(临杨岘,1899)

  隶书,学杨岘,方圆兼用,方笔棱峭,圆笔轻细。

复归于婴儿(1900年前后)复归于婴儿(1900年前后)
春鸿明月八言联春鸿明月八言联
一剪梅词半首一剪梅词半首

  大字楷书,线条粗重方硬,结体茂密开张,北碑之风跃然纸上。

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1918)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1918)

  这是“俗书”时代的“绝笔”,明显受到了钟繇、二王的影响。

致徐耀廷札(1896)致徐耀廷札(1896)
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1899)节录王次回问答词卷(1899)

  行书,学的是苏轼黄庭坚,苏的宽扁结体,黄的开张用笔,也是学了个十足十。

  贰   

  弘一法师 · 僧书   “弘一体” 1918年后

  李叔同出家后,就变成了弘一法师,一个虔诚的律宗苦行僧!

  他的书法,也开始一步步磨掉了锋芒,洗净了铅华。

一法万缘五言联(1919)一法万缘五言联(1919)
即今若觅七言联(1921)即今若觅七言联(1921)
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1922)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1922)

  这五年多(1918年秋—1923年),弘一还没有走出“俗书”路子,北碑还是他书法的核心,《张猛龙碑》碑阴书法,帖学中的圆笔的运用,让北碑方笔的刚猛,慢慢减轻。

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佛号与慈照宗主法语
元妙叶禅师《十大碍行》(1927)元妙叶禅师《十大碍行》(1927)

  这四年(1924—1927),弘一在印光的启发下,借鉴魏晋小楷,北碑风气终于被彻底打破,楷书新风格开始悄然形成:平静、沉稳而恬淡。

  不过,这只是正经创作的时候,写给朋友的信札可不是。

致某居士致某居士
致刘质平致刘质平

  笔飞墨舞,轻松自如,在佛门敛去的艺术家气质,表露无疑。

  具足大悲心(1929)

  佛号(1930)

一即文随七言联(1931)一即文随七言联(1931)
广大清净七言联(1932)广大清净七言联(1932)

  这一个五年(1928—1932),变法,探索,终于早期的“弘一体”成形了。面目虽已清晰,却还左右摇摆:有时刚性犹在,有时一味恬静。

如来普贤八言联(1933)如来普贤八言联(1933)
佛号(1934)佛号(1934)
《咏净峰寺》诗(1935)《咏净峰寺》诗(1935)
华严宗大法师名号(1936)华严宗大法师名号(1936)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1937)极乐世界阿弥陀佛(1937)
念佛救国六言联(1938)念佛救国六言联(1938)
一心平等五言联(1939)一心平等五言联(1939)
闽南佛法四言联(1940)闽南佛法四言联(1940)
灵峰(蕅益)大师警训(1941)灵峰(蕅益)大师警训(1941)
常获恒涂五言联(1942)常获恒涂五言联(1942)

  这十年(1933—1942),弘一书法成熟了,烟火气一步步褪去,慢慢写出了佛系的自我。书法风格极其统一,即使有,也只是丰腴到疏瘦的渐变。

遗嘱(1942)遗嘱(1942)
悲欣交集——绝笔(1942)悲欣交集——绝笔(1942)
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李叔同书法:字里行间褪尽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