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丘壑,笔下意纵横
——访著名山水画家吴马
文/吴嘉诚
楔 子——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乐,唯文人墨客居多。一个钟情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人,一个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喜欢风土人情研究的人,对山水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胸中有丘壑,笔下意纵横。
吴马,幼承家学,少年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才华,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尤其是对于山水画的研究更为深入。已逐步形成了其个性化的山水画笔墨表现技法、创作理念、艺术价值观。
境界:艺术修行 博古通今
吴马是一位非常注重学术研究的创作型画家,与他交流常有一种畅怀之感,常会有惊人之喜。
吴马说:“中国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渊源深厚。应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画魂魄与筋脉,一个画家如果不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较深理解和研究,他的画只能是笔墨技法表现,很难上升到较高层次,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无论笔墨技法有多纯熟、多老套、多有气韵,也只是皮毛,缺乏灵魂,这样的画很难令人回味和品读的,因为它缺乏人文内涵,这样的画是没有传承和收藏价值的。”
吴马认为,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是一种独特的气质,是与西方风景画不同的。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创造性工作,是需要画家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与和谐人文精神的追求,是融合了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笔墨技法、艺术表现技巧等综合要素的艺术形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艺术载体。
对于山水画人文精神的表现观点,早在元代时就已经提出了。中国元代以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为代表的“元四家”在山水画创作上,已经不重视单纯的景物描摹,而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怀,用特定的笔墨语言借景写心。这种自发的内心情绪的表达实际上中国山水画人文精神追求的萌芽,真正的艺术感受是能够使画家与观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虽是小自我的表达,但可以带给观者感性层面的情绪和共鸣,这其实也是艺术层面的追求。
吴马认为,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观者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观者、画家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
“中国山水画只有赋予更多的人文精神,才有助于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创造层面和艺术审美层面的提升,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吴马说:“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在于画家创造性的工作营造出一种情境——或空灵深邃;或安详和谐;或雨意阑珊;或云烟缭绕;或春山夏意;或秋韵东风,笔与墨的结合,景与情浑然的交融,带给观者一种精神上的、思想上的共鸣,促发观者情绪上的波动,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上升到艺术层面的艺术审美价值。”
师学:法师自然 取长百家
多年来,吴马运用比教学的方法深入系统地对中国古代诸多名家进行比较性分析和研究,在追根溯源的同时,以求获得对中国山水画本源性的理解,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历程。
与以往人们对中国画的师承问题的认知不同,吴马说:“中国画学习是一个博采众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古代先哲名家皆为我师,向他们学习实际是个以自我不断修炼,自我成长的过程。”
吴马对于中国画的启蒙较早,他的祖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虽不是专业画家但是画画得很好,家里有一种浓厚的书画氛围,这对于吴马影响十分巨大。
“我父亲画画非常好,他喜欢花些人物和花鸟,这是我最初对画画的印象,父亲还喜欢收藏小人书,家里有好多,我七八岁的小时候就照着小人书里的人物临摹,画的也很像,父亲常常夸我,后来父亲把家传的《芥子园画谱》拿给我,我于是就开始临摹,我的造型能力很强,所以临摹的很准,这也是那时我的一种乐趣。我后来明白,这种启蒙是十分重要的。”吴马说:“客观地讲,少年时那个时期只是一个启蒙阶段,只知道笔墨造型,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只是皮毛。”
吴马认为,一个画家的成长历程是一个笔墨修炼和中国画理念修炼的过程。十七八岁开始,吴马广泛地学习著名家,他追随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宋文治、亚明金陵画派等诸名家学习,对于现代中国画包括:笔墨技法,绘画理念、风格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随着学识阅历的增长,更为广泛地、更为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宋元明清包括:荆浩、范宽、李成、王维、马远、夏圭、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倪瓒、董其昌、王原祁、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黄宾虹等人,逐渐领悟山水画之道,对于传统中国画有着较深的理解。
吴马认为,中国画有很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内涵,有这极为鲜明的个性和笔墨风格,对于中国画的理解,应给辩证地看,因人而异,境界不同,感受不同,笔墨的表现是一个层面,意境的表达诗意的表现是一个层面,画者的境界越高,他的画作越耐人寻味。
“我喜欢向名家大家学习,我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对于山水画的艺术理念,吴马受石涛的影响较大,他认为,对于石涛的生命运动观、整体气势观、节奏韵律观、重心比衬观和笔墨张力观他是认同的,在他的实践中也多有借鉴。
吴马尊崇董源、巨然之意境之说,深得黄公望、倪瓒之笔墨理论之道,法学董其昌、石涛、王原祁之笔墨精华,得黄宾虹笔墨灵动之道,博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于自身。其作品融合了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董其昌、石涛、王原祁、黄宾虹等众家风格之大成,其绘画风格笔墨写幻化,意韵达高古。
吴马说,现在很多人都学黄宾虹先生,那究竟学黄宾虹什么呢?答案有很多,或许很多人回答不上来,其实,黄宾虹先生带给我们的是他的笔墨之道,即:笔墨的灵动,笔墨的个性,水墨交融,随心所欲,收放自如,这是一种境界,极具禅意。当然,没有一定的笔墨修炼和功力,一般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董其昌说:“先师古人,后师造化”。“集其大成,自出机抒”。
“取百家之长,通百家之道,乃是山水画为学之道。”吴马说:“我畅游于古代与现代山水名家之林,辩学各家之长,每有所得,便会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古人名家和现代名家穷其一生所获得的、积累的艺术成果,都是山水画艺术的结晶。我有时觉得,先前诸家都是种树的人,自己恰恰是一个摘果子的人,当然这也是一种修炼和能力。”
追求:意境表达 人文情怀
作为一位书画家,吴马不仅精通书法,绘画题材也较为广泛,然而,与之交往久了便会发现,他最喜欢的还是山水画题材的创作。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题材,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吴马认为,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集大成者,山水画包容了中国画的诸多理念和笔墨技法,因此,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要研究山水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领悟中国画的真谛。
吴马山水深得中国传统山水画之精髓。他的山水画构图巧妙,笔墨精到,意境深远,神形兼备。他的山水画不仅讲求笔墨的虚实关系,讲求画面构成要素的和谐统一,更讲求人文和谐的意境之美,气势之美。
意境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窥意境而运斤。”“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画家是意境营造的主导者,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性,画家本身的审美观、艺术价值观决定了其表现技法、技巧和手段,以及由此产生的绘画作品的意境之美。
中国艺术的意境都是与作者的紧密相联的。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到“看山不是山,山水不是水。”再到的审美过程,是经过画家人文情感锤炼,和艺术审美升华的过程,这种境界追求是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
吴马说:“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笔墨技法,更重要在于画者综合其内在学养,通过笔墨驾驭,跃然纸上营造来的一种令人怀想的境地,带给观者无限的审美感受、审美冲动,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所追求的最高明的境界”
修炼:书画同源 笔墨同修
古人说,“书画同源”。吴马在中国画乃至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笔墨的修炼。
吴马说:“擅画者必擅书。中国画是点、线、面的艺术,尤其是对于‘线’极为重视,要想真正运用好线,驾驭好线,必须要有较为深入的书法研究和修炼。”
吴马认为,中国画是由点、线、面三部分构成的,点、线是中国画的重要要素,书法是线条的艺术,长期的书法线条的修炼十分有利于山水画中山石、树木的表现,有弹性,有张力的线条才更具有表现力和生命力,山水画中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美学价值,因此,山水画创作十分强调线条的驾驭。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吴马说:“山水画中的用笔与用墨是相互结合,不能单纯地割裂开来,笔墨运用得当,方能相辅相成。山水画中的笔墨有如人的筋骨与肉,‘笔’为筋骨,‘墨’为肉,忽略哪一方面都是不完美的。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其实就是强调线条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价值。”
南齐谢赫在著名的《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并且放在第二位。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可见书法入画的用笔之道为历来画家所重视,也是中国画的基本技能和绘画基础。
吴马自幼研习书法,书法功力深厚,其书法常能画沙如锥,力透纸背。吴马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其狂草书法,的书法笔力雄浑,线条张力十足,点划有治,使转有度,气韵飞扬,笔墨流畅,既有传承,其追求书法整体形式的美的同时,更十分注重节奏和韵律美,其草书飘逸、隽永,潇洒自如,笔墨流畅,气韵飞扬,节奏和韵律感极强,飘逸洒脱,点画有灵性,使转有力度,章法讲究,从形式上来讲,常能带给观者极大的视觉美感。
在观看吴马的山水画时,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骨法用笔”的理解与实践。画面中常能看到一些极具灵性,精彩的线条,撑起整幅画作,统帅着众多点、面,极具法度,浑然天成。
吴马说:“在一幅画作中,‘线’统帅着‘点’、‘面’, ‘点’、‘面’围绕着‘线’章法布局,勾、皴、擦、点、染方成体系。”
潘天寿先生曾说过:“一为点易于零碎,二为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则最能迅速灵活地扣住一切物体的形象,最为明确和概括。”
中国画的笔墨一般要达到两种目的,即:一要是勾勒造型;二是要表达质感。因此,“线”是山水画重要表现手段,中国画的“线” 要讲求“神”、“势”,“形”、“气”、“力”、“韵”,是具有活力、有生命的线,运动的线,是寄寓作者的人格与性灵的线。
“书画本同源,妙处在笔端。”吴马认为,“笔墨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禅悟的过程,既需要勤奋,也需要悟性。”
创作:酣畅淋漓 游刃有余
吴马山水画创作与众不同,他的创作有时会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常常气势如虹。创作前,他立于画案前气定神闲,凝神思索;创作时,笔刀飞舞,水墨交融,黑白交映,其艺术理念、章法布局与灵动、隽永的笔墨情趣浑然天成,不无畅快淋漓之感。
吴马在创作过程中看是恣意放纵,实则法度十分严谨,笔墨灵动,虚实相生,笔墨挥洒间,一种强烈的人文气息跃然纸上,仿若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其作品或娴和雅静;或古韵幽深;或清新淡远;或静穆庄严;或意境深远,诗境、画境传达出吴马所追求的“人在画中”的审美情愫和艺术追求。无论是“云山画境”、“ 峡江烟云”、“春山溪涧”,还是“江州独钓”、“画境人家行舟楫”等画作创造意境之美的同时,更体现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人文追求。
吴马强调山水画人文精神的同时,十分注重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技法画理、画论,笔墨技法研究,其笔墨表达融合了石涛、王原祁、黄宾虹笔墨技法之精华,淡墨入笔,由淡及浓,疏密有致,起承转合,虚实相生,反复皴擦,干笔湿笔相辅相成,皴擦点染巧妙运用,笔墨和谐共生,使得画面表现出浑厚苍润的艺术效果,多种表现技巧的综合运用,使其画作极具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
吴马在其山水画的创作时力求严谨,无论是在构图、章法、笔墨表达和意境营造都力求和谐统一,这也使得其山水画作品如诗如画,意境深远,趣味无穷。
吴马说:“中国古代山水画十分强调意境的营造,这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也是中国画上升到艺术层面的一种基本构想和理念。而就这一点而言,一个画家的的文化修炼决定了其绘画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格调。”
关于山水画的人文性,吴马说:“我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将山川、峡谷、丘壑、河流、溪涧、舟旅、人居、花草、树木和谐有机地组合在一张画作中,这实际上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追求,这是一种十分先进的人文理念,也恰恰是我们当代人所追寻的理念,因此,中国山水画真正的艺术价值是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价值。”
中国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紧密结合,已经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观,“不似之似”、“诗画表现”、“意境之美”都是中国画的审美追求。
观看吴马的山水画吴马不难发现,他所着力描绘的对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流露着他对山水自然以及人生情怀的感情表达,这种感情表达不仅仅是吴马个人的山水画艺术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符合中国画讲的最多且又最难达到的境界。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吴马的山水画的审美意境是再合适不过了。
艺术简介
吴马,当代画家、书法家、民族书画艺术家、策划人。字得胜,号嘉山、一得。
吴马,当代画家、书法家、民族书画艺术家、策划人。现任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文化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教育基金执行主席;中国民族书画院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常务院长;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中国老子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融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中国国际环境艺术行业协会理事;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吴马,幼承家学,从事书画研究三十余年,诗书画印兼修,书法以行书、草书、狂草见长,绘画以写意山水、奔马动物等题材为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性书画大展,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国内数十家报刊刊发其作品,理论文章、传略论文散见于《中国书画》、《艺坛撷英》、《当代名家书画精品选》、《中国艺术名人录》、《当代艺术名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大系》、《中国艺术报道》等几十种辞刊中。多次被公众媒体评列为“最具升值潜力、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之一。经过多年文化修炼及法度修炼及众多导师指点,形成较为独立的中国画、书法艺术价值观和审美观。书风端正,笔力遒劲,形神兼备;画风意境深远,气韵生动,富有人文内涵。书画作品被韩国大使、波兰大使、艾尔及利亚大使等多家国内外友人和多家机构收藏。
(作者单位:中国影响力网 副总编;佳士得在线 副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