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在线 2015-07-26 15:37:39
五楼展厅主墙面为以政治口号式标语着名的克鲁格(Barbara Kruger)1987年《无题(我们不需要另一位英雄)》(Untitled (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一作占据。
费时七年、楼高八层、占地22万平方尺、斥资超过4.22亿美元建造,惠特尼新馆由义籍建筑师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戏剧性的不对称结构、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帷幕、高质感明亮的松木地板,建物最大面积的五楼(1.8万平方尺)甚至是无梁柱(column-free)设计,成为最可灵活运用的展演空间。为向美国镀金时代致敬与融入雀儿喜区後工业建筑氛围,新馆厂房形式的外观与谷物升降机结构是工厂建筑概念的延伸,在此亦可轻易看出皮亚诺受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的法古斯工厂设计(Fagus Factory)影响;尽管马歇尔野蛮派、战後公寓楼形式、被视为阴郁、过於沉重的水泥结构旧馆曾饱受抨击,更曾被《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评为「纽约市最不招人喜爱建筑」,但强烈的现代派声明经过历史验证成为公认的经典地标,而新馆不仅没有提出审视建筑美学新观点、亦缺乏颠覆性的激进概念,趋向保守的复古主义,可见皮亚诺对现代主义思潮的留恋。
於六楼展间的「Raw War」章节,充满反战、种族人权与爱滋议题等争议话题作品。
收藏,是一个集体记忆
惠特尼美术馆典藏作品的十分个人、非计画性等特点,反映其独特的收购纪录,更藉展览累积成一套逻辑,随美国艺术史发展而成的收藏脉络。馆藏聚焦於20至21世纪美国现代与当代艺术经典创作共2万2000件作品,范畴包含美国本土首波现代艺术运动代表精确主义(Precisionism)、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普普艺术(Pop Art)与极简主义(Minimalism),以及1970年代兴起的摄影、电影、录影与装置,并於1980年代後期将行为艺术列入收藏。开幕大展「America Is Hard to See」取自以戏剧叙事诗歌着名的美国诗人佛洛斯特(Rober Frost)文学作品以及安东尼奥(Emile de Antonio)1968年拍摄的同名政治纪实电影,由首席策展人暨项目部副总监萨沃(Donna De Salvo)领导策展团队,阐述过去115年间美国土地上发生的思想、信仰、政治与社会故事,向镀金时代至今不断提出时代性观点、回应历史、挑战自我、省思美国本土社会文化论点并发展出北美洲独有精神与美学的艺术家们致敬。
当亨(Carroll Dunham)的《大号沐浴者(流沙)2006-12》以卡通、情色的方式描绘女性。
由於惠特尼标榜着以推动美国前卫艺术为宗旨,尽管「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近年来以「广义」的美国艺术家定义(只要拥有美籍或非美籍但在美国境内创作者,皆可受邀),但身为种族文化混杂(Hybridity)大国,「America Is Hard to See」是否真实呈现混血文化?本展30%为女性、70%为男性艺术家;种族分布中约0.4%为拉美裔、0.5%成为亚洲裔、10%为非裔,最高比例白种/欧洲人占80%,若本展代表美国艺术发展缩影,那美国艺坛依旧是白人男性主导;但若与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於2004年新馆开幕展相较(女性艺术家作品低於5%),惠特尼则悬殊较小、较为平等。